为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,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,康复与老年学教研室10月14日召开了“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应用探索”专题研讨会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。
会上,刘亚茹老师强调智能技术是解决教学痛点、实现个性化教育与高效课堂的有力工具。在应用场景环节,重点介绍了三大典型实践: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,实现“因材施教”;智能教学助手,解放教师于事务性工作;AIGC助力资源创作,极大提升教学资源建设效率。

围绕技术融合教学设计,会议提出“教学是目的,技术是工具”的核心原则,引入SAMR模型,说明技术应用的四个层次——替代、增强、修改与重新定义。此外,TPACK框架指出,教师需在学科知识、教学法和技术三者交汇处形成“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”,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方向。
在总结中缪雨珊老师呼吁全体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从小处着手、勇于试错,并通过共建共享形成“学习共同体”。以“技术不会取代教师,但善用技术的教师必将取代不用技术的教师”作结,激励大家积极成为未来教育的探索者与推动者。

本次研讨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对智能教育的认知,为推进教育信息化、构建个性化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将把所学理念与方法融入日常教学,以技术赋能教育,共同迈向更加智慧的未来。